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PhotoniX专题分享: 全息成像与显示技术

发布日期: 2021-12-01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眼见为实”,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显示技术也是光子学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聚焦全息成像与先进显示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PhotoniX为大家推荐5篇精彩论文。

中佛罗里达大学吴诗聪院士是多项液晶显示领域关键技术发明人,吴院士团队发表综述“多焦面显示技术”。文章总结了多焦面显示技术所涉及的各种光学结构,对每种结构的设计优势与技术壁垒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论文还对各类图像渲染方法做了概述,最后为多焦面显示领域的研究发展规划了技术路线图,为解决导致目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不适合长时间佩戴的根本问题提供了方案。该综述内容翔实,由浅入深,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很值得青年学者学习,资深学者以及工业界借鉴。

北京理工大学黄玲玲、王涌天教授团队发表综述“多维度超表面全息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微纳超表面全息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从基本的纯相位全息术、纯振幅全息术、复振幅全息术出发,深入讨论了可调谐全息、非线性全息、Janus(或方向相关)全息和双层超表面全息等新兴的超表面全息技术,对该技术领域做出了展望,讨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琼华教授团队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可变焦透镜的真实物体全息获取和投影系统”,在具体应用技术方面,作者利用微电压调控两种液体的截面,制备可变焦透镜,以此搭建简洁、紧凑、功能强大的全息图获取与再现系统,实验展示极具说服力,证明该技术在微投射和真三维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院士团队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傅里叶特性的超构表面全息图像变换”,利用惠更斯超表面实现了全光傅里叶变换全息图,验证了图案的旋转不变、时移和缩放特性,与傅里叶变换基本特性相符。此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空间成像,还有望用于复杂的积分运算。

最后,来自西湖大学武霖博士与张紫阳研究员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嵌入波矢滤波算法设计的“域”复用计算全息图”,基于光学衍射原理,在传统计算全息迭代算法(GS算法)中加入了数值波矢滤波的功能,无需任何实体滤波器就可以大幅提升全息图的清晰度。不仅如此,该团队还发现,空间光的不同分解方式(如平面波、球面波)竟然也可以复用,在一个平面切换普通透镜,远端的全息图就可以呈现迥然不同的图片。

全息成像与显示技术正处在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时期,藉此,主编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学者,在这个领域大胆开拓,做出原创性的技术突破。并欢迎给PhotoniX投稿,让她成为你们学术成果的首发平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1-12-01 阅读次数: